懂事的女生可能还会如此。或者电视上会有如此的镜头。现实的状况是:要一个愣愣的小孩子也这般点头认错,那真的不可能。当妈的还是多理解一下,换种方法交流,管好我们的嘴。 不少母亲说孩子叛逆,需要吼一通或者打几下才管用。真的这样吗?我以前租住的屋子对面,有一家快递点。老板娘为人豪爽,做事雷厉风行,是一个独当一面的能人。
加之嗓门又大,所以一训孩子,对面6楼的人都会伸出脖子看是什么问题。
她常常拿着扫把抽4岁孩子的屁股。
还叉着腰站在门口,对前来劝说的人说:“这是个叛逆的种,就要靠打,说了没用。”
孩子皮,打打屁股警告可以理解。
但她还会用手指指着孩子的鼻尖,不准孩子哭。
只准我们的情绪发泄,不准孩子哭喊。
真的不知是哪种心态。
或许她感觉这是爱。
自己生的,想如何就如何,不打不成器。
可是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终会成长为一个社会人。
也会组建一个我们的家庭
以后也会当父亲,当母亲。
他们对我们的孩子,又会如何呢?
所以,为人爸爸妈妈,第一要管好我们的那张嘴
管好一张嘴真困难。
由于重点在于嘴后边的内在情绪,与交流的方法。
2
喜欢借助我们的威严,高高在上地命令孩子的爸爸妈妈,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大家会常常听到“由于这是我说的,你需要听!”
可越是这样,孩子的内心就越有对抗情绪。
“我”就是我,为何要听你的?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句话“父母,千万不要把我吃掉”。
值得大家深思,由于强势的爸爸妈妈一直喜欢用我们的想法取代孩子的想法。
在电影《追风筝的人》里,有一句台词很打动人:
“孩子又不是画图训练册,你不可以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他不像你,我的朋友。永远也不会像你。不过看着吧,他将来会变得非常出色。“
这是了解孩子的人才会说的话。
我发现每个可以轻松解决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是交流高手,他们一直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
所以交流的时候会蹲下来,看着孩子的双眼。
而不是用威严去恐吓威逼孩子屈服。
所以,不要做那个不允许孩子哭,只准孩子笑的爸爸妈妈。
有些爸爸妈妈见不能孩子哭闹,尤其是自己本身携带情绪在教育孩子时。
仿佛孩子一哭就是逃避,是不认可我们的话。
其实有时候,只不过孩子的一种心理保护,一种情绪的表达。
当你指着孩子的鼻子大声喝止,“不准哭”。
孩子内心是哪种感受?
德国有一本很出名的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母亲》,是一只可爱的企鹅孩子向大家讲述了它和它母亲之间的非凡历程。
“今天早上,我母亲发脾气,冲着我生气地大叫。
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最后发脾气大叫的母亲又将我找了回去,将我修补好。
母亲跟我说“对不起”,我也原谅了母亲。
在爸爸妈妈吼叫伤害中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甚至会瑟瑟发抖,他们靠着天马行空的神游来逃避让人恐惧的现实世界。
孩子的情绪是变化多端的,会有好的情绪,也有坏的情绪。
当孩子情绪低落或者暴躁的时候,更需要爸爸妈妈的引导,告诉孩子怎么样面对及管理情绪。
感同身受地蹲下来抱着哭泣的孩子,远比暴躁地命令孩子不要哭成效要好的多,尤其是在公共场所,众目睽睽,孩子感觉多么糟糕呀!这时多么需要一个温顺的拥抱,一个了解我们的眼神。
慢慢地,孩子的情绪会愈加稳定,内心愈加安定。
3
有很多的爸爸妈妈,甚至是老师,都爱给孩子贴标签。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是班上的副班长,我的任务就是每周一的时候把班上的小红花发给老师评价出色的孩子,然后把淘气顽皮的孩子名单抄写在教室后边的黑板上。
尽管如此做,我也没发现什么上了“黑名单“的孩子变好。
反而愈加的调皮捣蛋呢!
有一个跟我玩的很好的伙伴偷偷告诉我:“其实我非常喜欢老师把我的名字写黑板上呢!假如我认真念书,也不会有人注意我的。“
现在想来,真的唏嘘不已。
大家对待孩子何尝不是这样?
发现孩子有错就贴标签。
最后孩子愈加变成标签描述的样子。
在绘本《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生》这本书里。
小孩子爱德华就是被标签影响着成长的男生。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尤其是负面的标签,由于假如你说孩子淘气,叛逆, 他就真的会“淘气, 叛逆”。
给孩子正面,向上的评语,会让孩子按你期望的方向进步。
还有一种一直念叨着其他人家孩子好的爸爸妈妈
也常常用一张嘴伤害着孩子。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为何一直能考高分,哪儿像你啊!”
不如换一个方法:
“别灰心,还有非常大的努力空间,加油,我相信你。”
常常拿我们的孩子跟其他人家孩子比的父母,必须要改改了!你拿人家的优点比我们的缺点,未必就能叫你改变缺点,有时你反而感觉自己就是要如此,尤其是对于不听话的孩子们来讲,你的负面暗示只能把他们推得更远。
4
说的再多,也不如去做。
言传身教也是一种语言,只不过这种语言是用另外一种方法表达而已。
教养孩子,最怕的就是“说到办不到的爸爸妈妈”
规矩树立一大堆,说教不断篇,可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个味。
常常听见雷声轰鸣,甚至点电光闪闪。
可就是没下一滴雨。
譬如让孩子有规矩意识。
给孩子树立的规则,有的是不可以打破的,不可以由于孩子哭闹就去满足他们,不然比较容易被孩子用哭闹控制住你。
譬如儿子3岁多的时候,路过小卖部,会跟我说,“父亲,我很长时间没吃冰淇淋了”。
我会跟他说,“我了解呀!可这个季节还不是时候呀!
他就会在原地摇摆,嘴里哼哼哼,我了解他想要吃。
我会告诉他,我了解冰淇淋美味,但没到吃的季节,你要了解,目前我不会买的,不管你哭还是不哭。
然后大家就在那站着,不打不骂,就陪着。
让他冷静地想一想。就算我心里非常急,家的活一堆,但绝对不能先放手。要管好我们的嘴,少说,多做!